前言
上週二參加了一場預先不太清楚主題是什麼的分享會,是由一位敏捷社群的大大邀請的,這次的活動有幾點引起我的興趣:- 名額極為限量,主辦單位想排除掉一些已經聽過類似主題的人,把機會讓給沒聽過的,感覺機會非常難得。
- 活動禁止拍照、錄影、錄音(後面結語時例外)。
- 活動介紹頁不斷的提到 AHA 這個沒聽過的詞彙,網路上也查不到。
- 在介紹的末尾寫到:「本次分享不太適合大公司的螺絲釘員工、只願意沉溺於技術細節的工程師、只浮於抽象層面不願意解決實際問題的老司機、自己不改變只想改變別人的Change Agent。」
上述的種種吊足了我的胃口,而且門票只要 300 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便心一橫決定去聽看看。
由於時值下班尖峰時間,當天我大概晚了十分鐘入場,一坐下就感受到這場講座與眾不同之處,講者 Daniel 是一個能量四射的天才,而且場子並不大(大概 30 多個人),所以他和台下的互動非常頻繁,大概是講五句話就會問台下一個問題的狀態,一般來說台下聽眾都會和講者有一段距離,所以這種問答往往只有小貓兩三隻,更慘一點就自問自答,但 Daniel 透過他對講題的熱情,還有逗趣的反應(BTW 台下似乎有很多人認識他), 在過程中你會不自覺感染他對於自己在做的項目 - G2Rail.com(一個提供多國鐵路票券的訂票網)的熱情,很自然的試著回答他的問題,隨著他熱情的分享很自然的將他三年來如何迭代演進這個網站的歷程很生動的走過一遍,最後半小時再聽他總結從這些裡面獲得的 AHAs,高潮迭起,整個過程 3.5 小時(從 6:30 一路講到 10:00 )幾乎沒有人起來上廁所,講師也沒有要中場休息的意思,是我人生中罕有的聽講經驗。
講座內容
他講了什麼?我覺得用簡單的話來形容是「一個有快速程式實作能力的商業駭客,如何駭入鐵路票券販售的商業空隙」,如果按照一般的分工,應該會有 PM、UI 設計、前後端工程師,甚至是做系統架構的人,還有客服人員、使用者資料分析師負責接收反饋意見,但在 G2Rail.com 這些事情全給 Daniel 包辦了,兼之他又是創辦人之一,有足夠的決策權,每天都可能有新資訊進來、新的領悟、新的想法產生、新的功能上線,所以他在過去這三年的迭代有多快,學到的東西會是一般正規團隊的幾倍速可想而知,而所謂 AHA 一詞其實就是我們在頓悟時發出的「啊哈」聲,所以 AHA 也可以解釋為「悟出的事情」,整個分享其實沒有程式技術背景也可以聽,但若有技術背景會更有感悟。
其實整場講座的訊息量很大,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解釋太過細節的東西(要聽細節之後有一千美金的課程可參加),所以我只是聽個大概念,且礙於當中有一些實作上的細節涉及商業機密,我這邊僅分享那些印象最深、他的網站現在就能體驗到的功能,以及背後商業上的心法有哪些:
1. 以用戶的角度去整合資訊,蘊藏了許多機會: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來說,由於幅員大小的關係(吧?),鐵路系統大概就只有分成台鐵、高鐵和捷運,搭台鐵短程可以用悠遊卡,長程就直接去買票,高鐵大多用販賣機購票,以上兩者都可以利用網站訂票,便利商店取票,至於捷運一律都可以用悠遊卡,就這麼簡單的規則,以至於我們很少意識到鐵路系統可以有多複雜,但像英國有 28 個鐵路公司、光倫敦就有十一條線路,兩百多個站; 日本鐵路則分成國鐵(又分六個子公司)、私鐵(數十個公司)、第三部門鐵道(也是數十個),光國鐵車站就將近一萬個,大阪有一個地方叫「難波(なんば, Namba)」,同時有五個鐵路公司在那邊設了四個站... 以上資訊對不熟悉的外地人是一堆一時很難消化的資訊,其實旅客要的很單純,不外乎就是我從 A 點到 B 點有哪些車可以坐?坐哪一種車比較經濟?轉車次數比較少?是否買特定的優待券比較省?優待券是否會限制我能搭乘的車種?
如果一個網站只是單純的做「賣票」這件事,上述問題旅客都要自己去查,那麼他離開這個網站的機率就很大,除非是國家特許,票券只能在這裡買,再不然就是這邊買特別便宜(通常小的創業者不可能有以上兩種條件),所以 G2Rail.com 這三年來便做了很多優化,例如:只要輸入你的起點和終點,系統會自動帶入最合適的車站和轉乘資訊,省去很多功課的麻煩,此外你還可以選擇「出發最早」、「轉乘最少」、「價格最低」這三種排序方式,以及進一步觀看車輛簡介、車廂內有提供的設施與照片、沿途會經過的車站資訊,你所需要做的只有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票券後付錢購買。
小結:人都是喜歡便捷的,因此每一個要到別的地方找資訊都是一個 Broken,藉由預先整理資訊而把客人留住,都有可能蘊藏了機會。
2. 用系統思維來做事 & 挖掘使用者數據以獲得 Domain Knowledge:為了進一步替訂票網站帶來流量,Daniel 參考了一些寫得不錯的介紹文,做出了類似「英國火車終極指南」這樣的鐵道攻略樣板(包含:哪些車型、哪些座位種類、如何上車、如何選座、如何轉車... 等),再雇一些文科生來將每個國家的每個鐵路公司的介紹一篇篇寫出來,如果只是上述這樣,雖然路術正確,但速度很有限,所以他借助了 Google 翻譯 API 來把文章翻譯成 12 國語言,並將上述翻譯動作整合進 Jenkins 的網站部署過程中,我的理解沒錯的話,他正在將所有的資訊結構化,形成一個語意網,也就是說將世界主要國家的所有鐵路相關的資訊塞進結構化的網絡中,例如:國家、城市、鐵路公司、車站、透過鐵路接壤的城市、月台、照片、站名縮寫、車站的廁所符號... 等鉅細彌遺的資訊,一旦這個網絡漸漸形成,上述產生文章的工作就不難想像可透過程式來完成,而且因為作為模板的第一篇文章還內含有益於 SEO 的 DOM 結構,所以後續按那個模板生成的文章也就自然會在 SEO 上佔有優勢,再想像每一篇文章內都嵌有 G2Rails 的訂票界面,旅客不僅可以在該文章得到充足的資訊,還能夠直接在那邊下訂,誘因可說是非常的強,輔以多國語言和 SEO 的優勢(很多國家對於另一個國家鐵路的資訊很少,先搶佔關鍵字的排名前面位置,就算是機器自動產生的文章,也足以對該國的旅客提供有幫助的資訊),等於有自動化的機器人 24 小時替 G2Rails 招徠客源,只要一開始模板生好了之後,管理者只要定期檢視導流成效,不定期翻新一下個別車站資訊以及調整一下文章模板就能等著生意上門,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貼切的被動收入呢?
全世界鐵路資料 x 多國語言 x 列車即時運行資訊 這三個維度展開的龐大資料庫正是 Daniel 現在費心開展的弘大計畫,如果發展起來的話對所有鐵道乘客將是一大福音,也是 G2Rails 一項非常棒的競爭優勢。
當然上述方式還不能高枕無憂,Daniel 還有提到另一點,就是他勤於觀察客人在網站上的行為(事實上從他的言談之中就會體認到他對各國鐵道的如數家珍,已經到了鐵道專家的程度,做一門生意就要對該行檔了解到這麼透徹才行),好比他透過觀察站內使用者的搜尋行為,得知真正要買車票的旅客會去關注自己要去的城市要在特定車站的哪個月台搭車,所以如果針對車站月台去買關鍵字,買來的流量就會有很高的成交率(因為他們離發生實際購票行為已經很接近),唯有對用戶夠瞭解,你才知道要去買什麼關鍵字,站內的介面要做怎麼樣的優化,所以要顧好一盤生意要用系統化思維來提升效率(會讓你和競爭對手的差距大大拉開),也要注重使用者行為分析,結果可能會帶來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幫助。
好了,先寫到這裡,下一篇再來分享 Daniel 給我們的 AHA 結語吧!
下篇:敏捷的世界需要一聲驚嘆 - AHA Manifesto(上)
參考資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