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稍微了解過敏捷進行方式的人,都知道負責制定 Product Backlog(產品待辦清單)的人是 Product Owner,這和傳統的專案開發中 PM(專案經理)的工作差不多,要對現有的策略保持『方向感』,除了透過 User Story 描繪想滿足的需求是什麼、驗收標準為何,我覺得最難的是取捨什麼事要優先做,諸多的因素要考量,就算是最老練的產品負責人有時也難免感到力不從心,加上新創公司裡常常瀰漫著一種積極的氛圍,以至於「做比不做好」、「埋頭苦幹最起碼有一些產出物」,這樣的想法很容易就壓過了事先仔細評估的聲音(那些娘娘腔的懷疑論者)畢竟誰能對一個忙得筋疲力竭的人多說什麼呢?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工作大解放》一書用簡單、不吊書包的方式來向讀者闡明「少就是多」的哲學,在「有時放棄是對的」這個短篇中提及了數個好問題,協助我們判斷計畫要做的事是否至關緊要,每當產生取捨障礙時,可以問問自己...
- 為什麼要這樣做?更明確的來說,就是回答:目的是什麼?誰能得到好處?背後動機為何?在其他人提出質疑之前,先把這些基本的問題想清楚吧!
- 這解決了什麼問題?問題是什麼?是顧客的疑慮還是你的疑慮?如果這問題以前就討論過了,那客觀條件有什麼改變,導致你認為現在做得到了?
- 這真的有用嗎?要怎麼儘早證實?對於網路新創服務來說,現今有很多的科技(例如:Google Analytics、Google Optimize、Sketch、Invision... etc)可以在安排正規軍進場開發之前就能有效驗證所做的假設了。
- 你正在增加「價值」嗎?顧客能從你正在做的事獲得比以前更多的好處嗎?添加東西很容易,但增加價值很難。除了真正找到焦點團體做訪談之外,也該評估做這件事受益的人有多少、要解決的問題發生的頻率有多高,新創公司永遠都有想做的事,它們看起來都能解除某些情境下面臨的問題,但要做取捨就必須靠一把相對公正的尺才有辦法做衡量。
- 有更簡單的辦法嗎?問題通常有比我們想像中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只是需要對問題有更深的洞察才行(可以由 PO 帶領跨職能小組一起做腦力激盪)。
- 這真的值得嗎?這問題乍聽之下有點像廢話,其實就是總結前述的考量點,再反問自己一些問題,好比:這工作值得全員熬夜趕工,還是可以明天再完成? 值不值得為對手發布的一則新聞稿而備感壓力? 這個部分的程式碼有必要現在就全盤優化嗎,還是先做到夠用就好?有時雖然已經付出很多沈沒成本,但那不應該是你做決策時該考量的。
除了優先順序之外,我也參考了篇文章關於如何更好的管理 Product Backlog,搭配自己的實務經驗跟大家分享:
- 先弄清楚產品策略:好的 Productt Backlog 應該是和好的 Product Roadmap 一致的,而好的 Product Roadmap 則奠基於一個清晰的產品策略(且文獻中建議 Roadmap 應該三週到三個月檢視一次),關於產品策略要講起來篇幅會很長,我之後會單獨寫一篇關於策略的文章(參考文獻)。
- 將 Product Backlog 的數量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在 Product Backlog 中塞入過多的項目(例如:一兩百個)可能會讓事情看起來不可控且絕望,此時身為 PO,可以用以上幾個問題再次審視現在的 backlog,做出取捨,並將項目分門別類,排出項目內最為優先的 5 ~ 10 個項目之外,也要決定大分類之間的優先順序。
- 找開發團隊討論:定期找開發團隊一起討論 Product Backlog,這會有助於 PO 釐清一些實作上的工作量、該注意的風險、釐清相依性(這可能會影響該項目的優先順序),將模糊的大故事切分成比較明確的較小故事,也幫助開發團隊更加了解接下來要做的事(因為這些項目大部分將會排入 Sprint 中),也因此有一些敏捷的書上會建議要有一週一小時的 Story Time(故事時間會議)為的就是定期與開發團隊一起消化 Backlog 上的項目。總之,定期「維護整理」Product Backlog 對於 Sprint 的效率是有正面幫助的,小酒館現在的制度也正朝著這個方向演進。
- 定期和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同步:Product Backlog 應該要為公司帶來價值,所以它不應該是 PO 一個人決定就結束了,應該要和給相關同仁定期討論,以確認這樣的開發項目確實能為他們帶來價值,他們的反饋往往也會是 PO 做決策時的參考來源。
- 使之視覺化並排序:小酒館是使用 Asana 這個專案管理工具,其它還有像 Trello、Hygger、 craft 等工具也可以達成類似的效果,Hygger 還將待辦事項分成四個區塊,我覺得滿有意思的,這邊列出供讀者參考,分別是 Time Sinks(耗時又無法帶來立即好處的工作)、Maybes(可以帶來一些好處且工作量不大的)、Big Bets(可以帶來巨大價值但實作也較為費工)、Quick Wins(可以帶來顯著價值又不費工),就實作優先度來說應該是 Quick Wins > Big Bets > Maybes > Time Sinks。
好了,這次的主題是 Product Backlog 管理的種種,大概先說到這邊,也歡迎你與我交流你的想法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