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在回顧之前 Agile Summit 2019 的影片時,無意間注意到 Linda Rising 的演講(視頻連結),講題是 "Myths and Pattern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圍繞組織變革的迷思)",我對這類的主題非常感興趣,聽了五分鐘就決定應該要好的聽完並寫一篇文章來摘要。
引言:千萬不要覺得你老了,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因為這個世界需要你的才能,需要你的貢獻。
這篇演講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是作者借鏡 Design Pattern 的觀念,將組織變革中常見的問題歸納成一個個反覆出現的 Pattern(模式),嘗試用社會心理學、影響力理論、演化心理學...等科學理論,徹底剖析複雜的組織行為,為我們這種半路出家,時刻面臨實戰的領導者帶來了很好的參考資料,以下是我這次的心得紀錄:
首先,為什麼要界定 pattern?
Linda 的原文對 pattern 給了以下定義:Pattern:Giving a name to a common problem with a known solution means we can have a conversation about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using the names of the patterns.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大致上是將問題的表象細節剔除後,會發現很多問題在本質上是共通的,而這個共通的模式我們便可稱之為 patttern,基於對這個 pattern 的共同認知來討論,而我們針對這個 pattern 討論出的解法,基本上就適用於所有此 pattern 的問題,往後遇到時就不必重複造輪子,計算機科學裡的 Design Pattern 便是這樣的效果,其他領域像是軟體架構、介面設計、敏捷開發... 等,也都有歸納出一些常見的模式。至於 Myth 的定義:
Myth:Something we believe that isn't true.組織變革中那些反覆出現的模式以及我們常見的迷思,先界定完講題後,接著再往下講。
要促成組織改變,我們可以借助什麼學門?
Linda 的代表作「擁抱變革(Fearless Change)」,不是一本技術書籍(原本作者以為是用技術型解決方案和想法),裡面的內容和下列三個主題有關:- 社會心理學:關於人在群體中的行為表現。
- 影響力策略:在群體中每個人都需要影響力(技術人員也需要影響力)。
- 演化心理學:經過數十萬年演化出某些特徵和特質,我們難以改變,這些特質在過去代表生存,是為了更好的演化,這造就現今的我們,你無法改變它,只好了解它、尊重它進而利用它,不要和本能對著幹,這對我是非常重要的啟發。
Myth #1:Smart people are rational.
看看在古典經濟學中的「理性」一詞定義:在面對每個選擇時,把好處和成本加權總和後再據此做決策。事實上通過研究發現人不是理性的,人擅長的是在做完一件事後,編造出理由去解釋它,但該理由並非當初真實的理由,這個過程稱之為「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邏輯上,編造出理由好讓我們相信那就是當初決策的因素(可能有助於維持我們對自我的良好認知),而當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做決定的真實理由,我們就很難聲稱自己是理性的。如果你想要對世界做出改變,就要忘掉「人是理性」的假設,看看股市就知道,理論上我們應該要買在低點賣在高點,但實際上在股價低的時候人傾向會賣掉,在股價高時人傾向會買進,此人類的直覺恰好和理性決策相反。基於人是非理性的前提,你必須先成為一個佈道者(Evangelist),在沒有任何證明之下你得先相信某個概念,對此感到興奮、開心、熱情,把別人帶進社群裡,大型組織實施改革(甚或是改變自己)不是透過推動巨大的組織變革以及長遠的計劃,而是透過頻繁的小小嘗試,步驟敘述如下(有一點點抽象,請自行揣摩):
從小事做起,只管去做
適時停下來思考,留些反思時間
觀察哪些對你有用(問問如何產生作用)
創造微小的成功,然後再踏出嬰兒般的下一步
非常微小的一步
然後重複以上步驟,一遍又一遍
這就是生存之道
如果不這麼做,你就無法前進
因為你沒有從中學習
嬰兒時我們本來都利用這套方式學走路、學說話
直到我們進了學校就逐漸忘了
適時停下來思考,留些反思時間
觀察哪些對你有用(問問如何產生作用)
創造微小的成功,然後再踏出嬰兒般的下一步
非常微小的一步
然後重複以上步驟,一遍又一遍
這就是生存之道
如果不這麼做,你就無法前進
因為你沒有從中學習
嬰兒時我們本來都利用這套方式學走路、學說話
直到我們進了學校就逐漸忘了
Run lots of small experiments, Iterate:
Just Do it --> Time for Reflection --> Small Successes --> Baby Steps
在講解第一號迷思時還提到了以下這項原則:
Stories are better than facts:人們不會被事實說服,而是被故事說服,我們從石器時代以來就是這樣,針對事實的爭辯只會增加抵抗,而故事能夠增進情感聯繫,情感和分析事實使用不同腦區,前者對一個人的思維影響大,且較容易被影響。所以如果要做出改變,要了解別人的感受如何,從產生共感下手。
本迷思的總結(要在組織中推動變革的原則):
- Small, simple, fast, and frugal trials or experiments used to Probe, Sense, Respond are the way to evolve.
- You hope for but cannot plan on a tipping point.
- It's about learning as you go - therein lies the power of pairing / mobbing - implicit learning
Myths #2:Good always triumphs over evil.
實際上好主意不總是會贏(歷史上很多壞主義贏的時候),我們總會認為自己持有的看法是好的,別人也該如此認為,這邊講了一個實驗案例來說明人的意見有多好被操弄。找兩組人,用同樣的方式介紹一個新想法給他們,其中一組人有食物,而另一組沒有食物,接著再介紹一組壞主意給同樣的兩組人,結果發現獲得食物的那一組人會傾向同意提案,就算那是個壞提案,如果將食物換成沒那麼美味,那麼其效用就會降低,由此得知我們並不擅長客觀評估想法的好壞,但我們很擅長評估食物的好壞,我們對於食物好壞的在意程度更甚於提案本身的好壞。歷史上的點子勝出並不依靠點子的好壞,而是在於影響力的大小,所以如果有好的影響力策略,即使壞點子也會勝出。
作者的辦公室流傳著一條規律,稱之為 Maria's Rule(瑪莉雅準則):There are very few problems that cake cannot solve.
礙於篇幅,下篇再敘~
相關書籍:
1. 快思慢想(難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為「人是理性的決策者」,但是作者基於科學研究指出並不是。2. 誰說人是理性的(易讀)
留言
張貼留言